研究所的成立,正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大后方交通阻断,物资缺乏。首先使我们感到困难的是纸必须从四川买来,纸质也很差;至于颜料则更可怜了,连硬化了、变质了的马利广告颜料都成了至宝。
2023-12-04
董希文当年的探索也对我们回望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在艰辛探索历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挑战与经验,思考这些问题、挑战和经验对今天的艺术理解、艺术探索可能有怎样的启发,有着特别的意义。
2023-11-17
陈淑光作为新中国美术活动的亲历者,晚年多次接受口述历史的采访工作。2019年和2022年,董希文先生的女儿董一沙曾先后两次陪同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拜访多年未见的陈淑光老师,留下亲切而珍贵的影像。
2023-10-05
今天是董希文创作的大型油画《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发表问世七十周年。

当年毛泽东主席看后评价到:”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开国大典》问世七十年来已成为表现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人民欣欣向荣、奋发图强、对美好新生活向往的名片而深入人心,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她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成为艺术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作品。
2023-09-27
“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我从写实到写意、从具象到抽象、从人物到风景,有过种种追求,但怎样形成自己的风格呢?我自幼面对中国画,曾深深为祖先的“六法”所折服,并深感中国书法之深奥与美妙。在美院学习时,又情有独钟印象派表现手法中的色彩魅力,因之在《京华遗韵》系列作品中,想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表现语言,在西方的印象派和东方文人画之间,在整体的具象表现同局部的点、线、面之间,以轻松流动的音乐旋律来处理画面深沉
2023-09-26
9月15日,“纵浪大化——袁运生与壁画梦”展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是袁运生首次在母校举办回顾性大型展览,展出作品80余件。展览的主题“纵浪大化”来自于陶渊明的千古名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也来自于袁运生2011年创作的生平最大幅壁画《纵浪大化》,这幅作品也是本次展览最具分量的核心作品。“纵浪大化”就是袁...
2023-09-20
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董希文生前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在自己的证件“特长”一栏中恭敬填写着“教学”一词,在这份他倾注了巨大心血的工作中,始终关注和尊敬的是人的灵魂。
他的格言“完完整整的做事,端端正正的做人”和“一笔下去要负千年重任”。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还为子女们背汉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说:“像造一所大房子,一块块砖都放得整整齐齐的,一块块踏踏实实的摆过去,
2023-09-10
董希文的《女青年像》不特意强调“块面体积”的速写式素描,以松动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脸庞结实、目光炯炯,身着高领衣衫,扎着两条带蝴蝶结的粗黑大辫子,五十年代中国女青年形象。
2023-08-14
描绘最繁复的花纹,房屋结构,人物衣着和山石树叶,好的中国画家总是有条有理,从容不迫地以单纯的手法来处理,应该说这是高度的艺术。当然,单纯不单中国艺术有,各民族最高的艺术亦含有,但中国的艺术追求这点更加显著。中国画家尊重美术表现上的单纯,追求单纯,因之在造型上力求单纯。中国画家善于运用水墨和线条做到以很简洁的手法去描写丰富的形象变化。
2023-07-25
——纪念董希文先生诞辰109周年——
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董希文先生,生前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呕心沥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为中国的美术教育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印记。
詹建俊先生在与董希文先生共同执教中央美院董希文工作室期间,他们相互理解与尊敬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今天以詹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缅怀令我们尊敬的先师们。
2023-06-22
【5·18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已于5月5日闭幕,本视频选自展览期间举办的系列讲座第18期,以馈读者回顾研习。
【点击播放视频】张鹏:丝路艺术的五个故事——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辈艺术家们
2023-05-18
以下文章来源于美术杂志社 ,作者《美术》杂志社美术杂志社.1950年创刊,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CSSCI来源期刊,北大中文核心,AMI核心本文选自《边疆、民族与国族建构——20世纪40年代的旅边写生与哈萨克族人的形塑》中的第三章,原载《美术》杂志 2023年第1期。原文摘要:20世纪40年代西行艺术家对边地族群的写生与表达,汇入了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边疆题材不但是理解中国多族群的独...
2023-05-08
董希文身体力行地探索出一条可以借鉴的艺术道路:对艺术技法的深入钻研,对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开放学习,并借由艺术的工作把这些与个体的现实生活和感悟相结合——对董希文而言,他始终保留着艺术家作为人的真诚,对内心自我感受的尊重,艺术感知力的新鲜。
2023-04-04
漫画家詹同老友毕克官在他的漫画选集自序中这样写道:“…事有凑巧,同班里有几位同学也喜欢漫画,尤其是詹同和我的习性爱好更为接近,他还有个'怪癖’:走路用脚踢地——为的是寻找青花瓷片,收集上面类似漫画形象的人物图案。我们显然都有点'不务正业’,因此,素描只能得4分。”这里指的是五十年代初期,我们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时的经历。话说得一点不假,...
2023-03-13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百年辉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名家:油画中国风——董希文百年诞辰纪念展”于2014年12月1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举行了“董希文与油画中国风”专题研讨会。
现将当年会议记录整理的两个版本一并呈现,相互补充,供读者更详细的了解与会者的发言内容。
2023-03-03
2022年8月,北京民生美术馆举办“敦煌艺术大展”,董希文先生早年在敦煌画的一件长卷大画展出了,是董先生家里的收藏,画的卷尾有“《云南驮马图》民国卅三年十二月稿”的字款。无论对董先生,还是中国现代美术史,或油画民族化的认识,这件长卷大画的披露,都是一件很令人兴奋的事。讲起油画的民族化,讲起咱们中国人自己气派和审美...
2023-02-08
CCTV共和国符号                                                  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              2023-02-01 09:00发表于北京【视频】《共和国符号》第7集:天安门毛主席画像                       视频详见公众号                                        ...
2023-02-01
CCTV共和国符号 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 2023-01-29 09:00发表于北京【视频】《共和国符号》第5集:人民英雄纪念碑                                                          视频详见公众号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字的分量比泰山还重。...
2023-01-29
CCTV美术里的中国  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 2023-01-27 09:00发表于北京↓   ↓   ↓【视频】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哈萨克牧羊女》视频详见公众号当他走进莫高窟,在艺术古老的光华中,追寻灵感的钥匙。几何图形,构筑起雪山,向天空展示出晶莹。流动块面,铺展成大地,承托起哈萨克族牧民奔放的喜悦。粗犷边线,勾勒出生活图景,那是哈萨克族牧羊女的美好生活。生机、生命、生活,在画布中常...
2023-01-27
侯先生这篇充满深情的文章以董希文的入党介绍人和党小组长的身份真实记录了在那个激情年代,一个诚实的艺术家是如何为祖国的新生奉献才华,又是如何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因言获罪、蒙冤受屈经受折磨的。
2023-01-17
詹建俊和董希文是亦师亦友的两位先生,他们曾共同执教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董希文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的教学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非常感谢詹先生满怀深情的记录了特殊时期的这一段历史(见链接)。请阅读  詹建俊:董希文先生的“兼收并蓄”和“顺水推舟”以此视频深切缅怀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名誉会长,原董希文工作...
2023-01-12
他在不事张扬的平和外表下有着坚韧的性格,无论顺境或逆境都始终保持着冷静思考的独立人格,他敢为社会担当使命的勇气和“一笔下去负千年重任”的精神,以及谦逊自省、正直不阿、待人友爱的美德都令我们永远深深的怀念、充满敬意。
2023-01-08
侯一民 1930-2023.1.1
李化吉 1931-2022.12.29
钟涵 1929-2023.1.2
邵伟尧 1938-2022.12.26
周令钊 1919-2023.1.3​
2023-01-04
董希文的这幅油画作品,是他在水库工地的现场写生,真实地反应了当年人们蓬勃的劳动热情,不仅是那个理想主义时代的缩影,也承载着他个人的美学观念,正如他曾经写道的那样,“今天,我们要追求的是健康的、乐观主义的、英雄的、光明灿烂的强有力的艺术”。
2022-12-31
董希文的夫人她作为一个女性,自立、自强、自主却从不自以为是。她把平凡变成了非凡,因此她是我们敬佩的榜样。
2022-12-12
通过对1948-1951年3次官方敦煌壁画临摹展览中的董希文作品的检视,从敦煌壁画研究的逆向反证,揭示了董希文在敦煌的多重研究任务,并从事北朝早期壁画的专题研究,他的临摹研究直接关联他的创作。但在数年内历史条件的剧烈变化中,敦煌的...
2022-11-29
这个题目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置于中国画、西洋画、摄影、影像等绘画内外的综合媒介环境下来看待其艺术特点,并把这一划时代历史经典之作与围绕开国大典以及新中国形象塑造而构成的整个视觉表达系统联系起来,探寻中国对内对外集中展示自身形象的核心要义。二是从董希文民族化表达所连接的国际网络着眼,厘清其...
2022-10-14
195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董希文的代表作《开国大典》。原作高230cm,长400cm。毛主席称赞这幅油画“有着独特的民族形式”。原作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董希文《开国大典》油画 230x400cm...
2022-10-01
最近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敦煌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印记——敦煌艺术大展”,已经在北京拉开帷幕。展览分别以“经典敦煌艺术”、“藏经洞专题”、再现千年石窟艺术的不朽神韵和敦煌学的博大宏阔,以“1940年以来的敦煌艺术手法与精神”展现敦煌艺术的现实活力。展览超过280组件作品。其中,复制洞窟8座,文物级壁画...
2022-09-26
原创 延伸阅读:一张画 | 董希文的《苗民跳月》
2022-09-10
袁运生迄今为止最大规模回顾展“袁运生的历程”于2022年7月5日至10月16日在上海 龙美术馆(西岸馆)主展厅展出,两百多件作品贯穿袁运生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创作,时间跨度长达70年之久。8月7日开幕当天举办了研讨会,袁运生的同学、同道、好友、学者、学生等做了深入的发言。本公众号仅刊登董希文女儿董一沙的发言部分...
2022-08-18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栏目:百万雄师下江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是毛主席1949年4月下旬所写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第一句。七十多年过去,重读这诗句,自信豪迈之气扑面而来。1959至1960年,画家董希文根据解放军渡过长江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事件,创作了油画《百万雄师下江南》。这幅画作,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如今,透过画面,我们仍能...
2022-08-05
父亲的《自画像》是他在二十几岁身为杭州国立艺专的学生时所画。风格纯朴、坚实,犹如他本人诚恳又严谨。当年被林风眠、李超士先生称赞为“没有一笔俗气”,并挂在教师的展览室里。父亲之后成为了作品丰厚的大家,却始终保持着孜孜不倦年轻的心,他在生命最后的日...
2022-06-19
今年端午是董希文先生诞辰108周年的日子,多年来社会各界对董希文艺术不断做出深入的研究,今天特此刊登“国风境界——纪念董希文诞辰九十五周年写生作品展”的回顾,以示纪念。
2022-06-03
1955年,董希文重走长征路并沿途写生《原始森林下的木材厂》局部:【视频】听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宛少军 解读董希文先生作品《原始森林下的木材厂》,时长03:39国家大剧院与中国油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山河交响——中国南方油画山水...
2022-05-18
上一页 1 2 3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