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节是董希文先生的106岁生日,我们刊登去年底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举办的“同门心得”讲座,邀请工作室创建初期的老学生、阔别母校几十年的著名画家刘秉江先生与在校的师生们分享亲身感受,回忆恩师董希文。
刘秉江
2020-06-25
不论是那飘舞着的头巾,还是羊群毡包山峦的描绘,作者都追求稚拙的图案美。
董希文
2020-06-15
我们很多人都珍藏着几张儿时的照片,因它记录了生命的过往,当重新翻看它们时好像才发现,孩子们已经长大,大人们去了天堂。而摄影忠实的凝固了不可再来的时光。
董希文/董一沙
2020-06-01
“两年半的漫长岁月,把物质生活压缩到最低,将整个心灵装配到古人的怀抱中去,寂寞的环境与单纯的工作,使我很自然的遗忘了自己是来自何处……”
董希文
2020-05-18
《戈壁驼影》既强调了光影,又夸张了光色,其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他当时切身体会过的沙漠中漫长的旅途和寂寞的心情。
董希文
2020-05-04
“董希文《瀚海》场面伟大,作风纯熟,此种拓荒生活应激起中国有志之青年,知所从事,须知奇取人之膏血乃下等人之所为也。”——徐悲鸿
董希文
2020-04-20
今天哀悼那些逝去的,令我们尊敬、爱戴和怀念的人们!愿他们与山河同在!
董一沙
2020-04-03
“我的这些画,都是在心脏怦怦直跳的情况下,两个小时一气呵成的。”在当时一般的所谓习作与创作之间的界定,对于董先生的作品是难以划分的。
董希文
2020-03-16
我们一再反对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创作倾向,目的是为了使艺术的集中和概括不离开生活的具体状况,使生活的多样性和多面性在作品中得到确切的反映,避免生硬的无力的说教。《春到西藏》使人感到:这种对于建设的歌颂不是空洞的喊叫,而是轻言细语的吟唱。
董希文
2020-02-28
向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搏斗中献出勇气、辛劳、智慧和生命的人们致敬!
董希文
2020-02-10
董希文的重要理论文章《绘画的色彩问题》发表于1962年初,距今近60年,文中对几十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做了精彩评析,论述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今天在先生去世祭日重新发表,作为纪念。
董希文
2020-01-08
感谢朋友们以往的关注,在新的一年,我们开启了观看【一张画】栏目。
董希文
2020-01-01
本期提要:(附董希文教学手稿),五  基本功训练:素描、速写、写生,六  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理念联系起来,七  不重复自己,要不断发现、不断创造、不断前进,八  谈谈自己……
费正
2019-12-16
本期提要:三、中国画重要的抽象元素——线,四、关于色彩。
费正
2019-12-03
费正先生学术讲座“重温董希文先生的《论油画中国风》”,本期提要:一、关于油画民族化,二、到中国画中去寻找原则
费正
2019-11-19
经历文革,人生最后阶段,与病魔抗争,和子女谈艺术。在被剥夺创作的条件下仍不忘心中的艺术,留下最后的作品。
董一沙
2019-11-10
创作油画《千年土地翻了身》,发表《绘画的色彩问题》、《<百万雄师渡长江>的一些创作意图》,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创作大型油画《喜马拉雅山颂》和《雅鲁藏布江之歌》,经历社教运动……
董一沙
2019-10-28
董希文担任美术编辑的校刊《蕙兰》、董希文的中学同学保留一生的名章、杭二中校园的董希文雕像、抗日时期校长葛烈腾与杭州版《拉贝日记》、董一沙向学校赠书《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
董一沙
2019-10-14
一批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经典画作10月3日起将继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屹立东方——馆藏经典美术作品展”对公众展出,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疑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澎湃新闻李梅
2019-10-02
1956至61年间,他出任中央美院董希文工作室主任、访苏、会见西盖罗斯、经历反右、第三次进藏等。完成《百万雄师过大江》、《红军过草地》等重要创作 ,并连续发表重要理论文章,集中阐述其鲜明的美学思想。
董一沙
2019-09-19
《历程》原载于《一笔负千年重任——董希文艺术百年回顾》文献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此文相比2009年出版《国风境界——董希文画集》中的年表做了一百多处增补和更正。为想要了解和研究董希文艺术和人生的读者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历史资料。​
董一沙
2019-07-16
2019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董希文诞辰105周年,特刊发《董希文的艺术历程》代年表长编,以示纪念。
此文相比2009年出版《国风境界——董希文画集》的年表做了一百多处增补和更正,为想要了解和研究董希文艺术和人生的读者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历史资料。
董一沙
2019-06-07
​这两副小神情,没有娇柔,没有造作,有的是直白和坦荡。
​孩子将会长大成人,老人也都曾经是儿童。
纯洁,真诚是人性中的美好。
董希文
2019-06-01
费正所走过的道路,是一个诚实的画家在多难的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希望之路。我们在经历了政治变更、文化冲击之后,特别是东西方文化在我们自身的交汇和矛盾,以及个人际遇之困惑,尚有人能以独立特行的精神走出一条路来,每一个脚印都是刻骨铭心的……
袁运生
2019-05-23
“不管你尊崇何种观念,也不管你在探索何种风格学派,艺术家头脑中任何一种思维方式均脱离不了现实生活这个源泉。而速写正是与生活、自然联系的最直接的通道。——刘秉江”
刘秉江 / 陈立红
2019-04-28
亨利·摩尔曾经说过:“所有好的艺术都包括了古典和浪漫特质二者,秩序和意外,智慧和幻想,意识和非意识,艺术家性格的二面都必须竭尽其义务,我认为一幅绘画就是从二面始”。
姚钟华
2019-04-01
展览中观众不仅看到了名声在外的艺术家,也看到了许多作品流传不广的艺术家,更有鲜被史论研究论及的名字,当然还有近年被大众重新认识的艺术家……
许柏成\艾姝
2019-02-25
董希文先生的杰出贡献,在于他对历史、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充满感情,对时代的变迁富有敏锐的感受力。董希文在现代中国油画的发展中构建了宽阔的文化视野与崭新的民族美学,更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上拓宽了表现路径,用视觉的形式塑造了时代精神和大国气象。
范迪安
2019-01-22
父亲生命的火花迸射的那么猛烈,却消失的如此突然。当我一次次重新站在他的画前,享受那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和明澈的湖泊时,清楚地知道:我们曾经拥有他是多么地难得。
董一沙
2019-01-08
感谢朋友们对“董希文艺术研究与纪事”的支持与喜爱,我们与您共迎新年!2017-2018年内容 往期回顾……
编者
2018-12-31
2018年12月9日上午9点17分,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本原文化学创始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靳之林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0岁。
编者
2018-12-10